155歲的全聚德,數次死里逃生后再次面臨生死劫……
一只烤鴨,成國宴首選;
一塊招牌,幾經沉浮。
155歲的京城餐飲老字號全聚德,如今正面臨新的挑戰:營收創6年新低,凈利潤更狂跌34.8%,市場被對手蠶食,前景被各界一片唱衰!
每一個老字號都是幾代人用血寫成的傳奇,是一座城市無法割舍的關聯。比起跟風唱衰,洞察君更愿意駐足回望,透過全聚德的厚重歷史,去探究它155年中在困境中一次又一次上演的枯木逢春。
創立之初便推新, 開創烤鴨新特色
1864年,45歲的楊全仁,盤下來北京前門的一家名叫“德聚全”的干果鋪子,改名“全聚德”,又請人做了一副金字牌匾掛在門前,全聚德烤鴨店正式開業。
作為一個無名小店,全聚德起初的生意并不是很好。楊全仁清楚,要想在飯店眾多的前門外大街站住腳,有朝一日成為像便宜坊那樣的名店,必須要有自己的特色。
于是楊全仁遍尋京城,四處打探烤鴨高手,重金請來了曾經在宮里做過御用廚師的孫師傅。
孫師傅帶來了與傳統燜爐烤鴨完全不同的掛爐烤鴨技術,并選用果木生火,烤出來的鴨子不僅外酥里嫩,還有一點淡淡的果香。
漸漸地,全聚德烤鴨在京城小有名氣。
每天看著店里絡繹不絕的食客,楊全仁想起了當時開店時,風水先生說的話——鋪子兩邊是兩條胡同,正是兩桿轎桿子,要是把這舊房子拆掉,蓋起一棟大樓,就是一頂“八抬大轎”,風水寶地呀!
為了圓自己坐上“八抬大轎”的夢,楊全仁開始投資興建全聚德的二層小樓。
然而,還沒等二層小樓建好,楊全仁卻因病去世了。坐上八抬大轎的夢想,終究沒能實現。
兒子接手瀕臨倒閉, 軍師五招化險為夷
楊全仁的二兒子楊慶茂接手全聚德之后,為了完成父親遺愿,勉強把二層樓給蓋起來了。
然而由于投入太多,全聚德的流動資金和服務質量大大縮水,再加上楊慶茂根本不懂生意之道,全聚德的生意不但日益冷清,還欠下了一屁股債。
慘淡經營、負債累累,眼看全聚德回天無力,傾覆將至。坊間更是流言四起,說全聚德開不下去了,一時之間債主紛沓至來,全都上門討債。
楊慶茂無能為力,只能把希望寄托在別人身上,他給自己請來了一位軍師——李子明。李子明之前是另一家飯店的賬房先生,精明能干,被聘請為全聚德的新掌柜。
(全聚德第三代掌柜李子明)
可李子明一接手,討債的就找上門來了。李子明不但不費一兵一卒打發走討債的人,還用幾招,讓全聚德成為京城最厲害的烤鴨店。
1、一招障眼法,打發走了討債的人
當時各大債主坐滿了大堂,李子明熱情招呼他們坐下喝茶,桌子上擺著一摞摞紅紙包著的大洋。不一會兒,伙計扛著一袋袋的白面粉進來,跑堂的喊著樓上客人上鴨子,又一桌客人上鴨子……又是大洋又是白面,一片生意興隆,全聚德壓根不像入不敷出的樣子!
原來,這只是李子明使用的障眼法。那紅紙包里除了露出來的第一份是大洋,其他的都是碎石頭;伙計一袋袋扛進去的也不是面粉,而是黃土;全聚德賓客盈門的景象,也全都是裝出來的。
李子明料到,如果債主覺得全聚德有能力還清債款,也不會撕破臉面非要現在還錢不可。果然,討債的人都陸續散去。
雖然一時打發走了債主,但當時全聚德的資金,確實捉襟見肘。李子明深知,要想把全聚德重新做起來,得先把債務還清。
2、發行鴨票,盤活現金流
當時,烤鴨是北京城逢年過節走親訪友的禮品,但是提兩只油乎乎的烤鴨走親訪友,多有方便。另外,收的鴨子多了,一時吃不了,還容易壞。
李子明就想到了發行鴨票子,鴨票子上寫上烤鴨數,蓋上全聚德的印章,顧客拿鴨票子代替油乎乎的烤鴨走親訪友,既方便又體面。
鴨票子在北京城很快流行開來,發行鴨票子,對于李子明來說,不但解決了全聚德資金的燃眉之急,更增加了全聚德的銷售額。
由于經營有方,三年之后,李子明便還清了全聚德之前欠下的所有債務。
3、設鴨子“賣手”,讓顧客相信貨真價實
在李子明經營期間,他提出了全聚德的生意經:“鴨要好,人要能,話要甜”,被老一輩全聚德人視為根本。
當時市面上不少烤鴨店為了節省成本,進了不少病鴨殘鴨,而全聚德專門挑選上品的好鴨來買。
為了讓顧客能夠相信全聚德“貨真價實、童叟無欺”,在顧客選鴨的時候,還專設一個“賣手”——顧客來了之后,賣手就會手拿大中小三只鴨子,讓客人看一下,客人選完之后,拿毛筆在鴨子身上簽字,來證明這只鴨子一定是自己選的那只。
這種全聚德獨創的選鴨坯,就相當于現在的防偽標識,也成了全聚德的老傳統。
4、找“話甜”的堂頭,讓顧客心花怒放
要想爭取到更多客源,“話要甜”是一個關鍵。李子明太知道,一個好的“堂頭”(即現在餐廳的領班)對店里的生意影響巨大。為此,他專門到別的店里,物色出色的堂頭,重金挖到全聚德來。
所謂五年胳膊十年腿,二十年練不好一張嘴,只要客人進到全聚德來,堂頭的三言兩語,就能把顧客說的心花怒放;而如果在用餐當中真的除了什么岔子,堂頭也能應對自如。這樣一來,全聚德的服務有口皆碑,顧客各個都是滿意而歸,生意自然越來越好。
5、營業低峰期推出低價鴨,讓窮人也吃得起烤鴨
為了吸引更多顧客,李子明還在每天下午的營業低峰期,推出面對勞苦大眾的低價鴨,讓烤鴨成為窮人也吃得起的美食。
每天只要全聚德一開門,店門口就擠滿了汽車、黃包車。全聚德的這種分時段不同價格經營,給全天都帶來了充足的客流,又上了一個新臺階。
到了三十年代后期,全聚德得烤鴨成為了北京城第一。
時局混亂,全聚德奄奄一息遇新生
1940年,在全聚德如日中天之時,這位把全聚德推向高峰的掌柜李子明去世了。此后的幾年,全聚德由盛轉衰,漸漸勢不如從前。
1948年,全聚德創始人楊全仁的孫子楊奎耀當上了全聚德的掌柜,但此時世道混亂,國民黨軍三天兩頭來到全聚德,把手槍往桌子上一拍,大吃大喝,吃完抹嘴就走,從來不給錢。
不止如此,國民黨還不停地抓壯丁。為了躲避抓壯丁,全聚德年輕地伙計、徒弟不是辭工就是告長假,幾乎都走光了。
1949年1月,北平和平解放,此時的全聚德已是舉步維艱,工錢都發不出來了。
全聚德再次面臨資不抵債,奄奄一息的困局。
然而,天無絕人之路。1952年6月1日,全聚德走入了新的歷史篇章,圍墻上掛起“公私合營全聚德”的橫幅。全聚德在北京餐飲業,率先實現了公私合營。
由政府出資,幫助全聚德保留經營特色。公私合營后的全聚德,生意漸漸好轉,扭虧為盈。
成為首家A股上市餐企,短暫輝煌后陷入增長 變緩,突圍遇困
2007年11月20日,全聚德在深圳證券交易所正式掛牌上市,成為中國首家A股上市的餐飲老字號企業,上市首日開盤即被臨停,大漲271.4%。同年,躋身亞洲500強企業。
全聚德上市之后,緊接著就迎來了2008年北京奧運會,為北京帶來了全球客源。人人都想嘗一嘗中華美食,尤其是北京烤鴨,而吃烤鴨,必到全聚德。
此后幾年,全聚德的經濟效應穩步攀升,營收從2007年的9.16億增至2012年的19.44億,增長112.23%。
全聚德創造了一個另一個新的輝煌時代。
然而,這樣的輝煌并沒有持續太久。2012年12月,政府提出“八項規定”,全聚德失去了三公消費這一支柱,再加上游客對北京烤鴨的熱度漸漸退減,營業增長變得緩慢下來。
全聚德開始嘗試各種破局之法。
2015年,全聚德開始嘗試外賣,購買鴨哥科技55%的股權,“小鴨哥”烤鴨外賣在重慶進行實驗推廣,2016年4月外賣業務在北京市場上線,全聚德表示,鴨哥科技是“全聚德核心業務互聯網化”。
然而,由于全聚德的烤鴨外賣價格與堂食相差無幾,再加上烤鴨類產品并非高頻餐品,作為獨立平臺的“小鴨哥”,最終于以一年虧損1344萬元的成績,2017年4月停業。
2017年3月,全聚德準備收購“湯城小廚”,希望靠著這種主打粵菜的休閑餐飲品牌,在價格、菜品、消費人群上和以烤鴨為主打產品的全聚德可以互補。
但之后由于交易的復雜性以及推進的不確定性,5個月后,全聚德發布了收購終止通知。
無論是尋求外賣途徑,還是希望引入新鮮血液湯城小廚,全聚德都屢屢碰壁,沒能成功帶動業績的增長。
路在何方? 老字號全聚德能否再創輝煌?
據上市公司公開披露的數據,2012年至2018年,全聚德歷年營收分別為19.44億、19.02億、18.46億、18.53億、18.47億、18.6億,17.76億;凈利潤分別為1.66億、1.22億、1.38億、1.43億、1.50億、1.36億、0.887億。從數字而論,全聚德這些年的業績幾乎已陷入停滯不前的窘境。
各方年輕人聚集的社交媒體,推薦北京烤鴨直接繞過全聚德,仿佛越是小眾越能代表格調;各方媒體也以“全聚德賣不動了”、“全聚德過氣了”等言論煽動大眾的神經。
曾經無盡輝煌的全聚德一時間四面楚歌。
但回顧全聚德過去155年走過的道路,似乎每一次的沉浮,每一次的驚險萬分,它都勵精圖治,化險為夷。
根據全聚德在2018年年報,它在去年的擴張中似乎已有較為清晰的方向,不是強化老字號形象,而是著重于年輕化。在菜品和環境等方面更加的新穎,時尚,更加的適應年輕消費者的需求和審美。
特別是2017年10月底開業的、600平方米的全聚德上?亟返,基于環境布置、菜品價格、服務方式的準確定位,上半年營業收入超過1000萬元,上座率186%,將成為以后新開店的借鑒模型。
2019年初,全聚德董事會換屆塵埃落定,外界期待,新任董事長鮑民或許會給全聚德帶來不一樣的思路。
漫漫歷史長河,老字號全聚德走過了它155年的輝煌與榮光,謹以此篇恭祝全聚德155周年,同時希望大眾在吐槽和唱衰的同時,給老字號一點耐心、一點期許,期待“全而無缺,聚而不散,仁德至上”的全聚德,能迎來下一個燦爛百年!
來源于:新餐飲洞察